-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考试说明

人气: 作者: 某某有限公司 时间:2006-02-19
导读:

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
经全国考委批准,浙江省进行高中起点本科专业自学考试的试点。《马克思主义原理》    是高中起点本科专业的一门公共政治课。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相关,是为培养利检验自学应考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组成,同时穿插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考生在自学时,既要把握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义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整个内容视作一个整体。
2、设置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自学者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认识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用马克思土义哲学的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现代化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利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更有效地为社会工作,打好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命题原则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全国考委公布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指定的学习教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年版),赵家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9年版),卫兴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命题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内容不超出大纲的范围,以指定教材为蓝本,参照自学辅导和同步练习册的有关内容。
2、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自学考试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考察的命题主要按照本科层次普通高等教育水平考试标准,适合本课程特点进行。在题型、题量等方面做到适中。
3、既突出重点,又注意覆盖面。要求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重点。
本说明,结果考生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考试内容做了部分删减,以便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哲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基本内容
哲学和哲学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2、重点
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
1、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
意识的本质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重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1、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区分标志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度的含义及把握度的意义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及意义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1、基本内容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2、重点
用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基本内容
劳动的作用
2、重点
生产力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1、基本内容
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内容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2、重点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基本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Page]
2、重点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意义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1、基本内容
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2、重点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部分]  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1、基本内容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涵义:生产
关系的内容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
    2、重点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生产关系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其相互关系;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
学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其相互
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货币
    商品价值形式(货币起源)的四个阶段。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四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市场机制及其内容。
    2、重点
    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和作用。
    市场机制及其内容。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
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作用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意义;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全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2、重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Page]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影响因素;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第二节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次数的关系。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固定资本的损耗、折旧及折旧费、折旧率。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涵义;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影响预付
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与年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或补偿问题;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2、重点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的本质。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的概念;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影响利润率
的因素。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的形成,
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第三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不是价值规律的被否定;生产价格形成后,并
不排除部门内先进企业仍可获得超额利润,它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重点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第六章  商业利润、借贷和地租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第二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股票及其特点;股票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征;地租与租金。
    级差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绝对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土地价格的决定。[Page]
    2、重点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利息的本质;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
    股票价格的决定。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土地价格的决定。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实质
    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
程度必然会形成垄断。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垄断价格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和竞争。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对经济的调节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和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目标和手段。
    2、重点
    垄断价格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和竞争。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货币量的三人手
    段)等。
   
第八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资本输出的形式。
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内容。
    2、重点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可能性、形式。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内容。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l、考试形式
    本课程为书面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
    2、试卷题型及分数比例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试卷题型及分数比例分别为: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约1.5分,共约45分)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约1.5分,共约15分)
    (3)简答题(每小题约5分,共约20分)
    (4)论述题(每小题约10分,共约20分)
  3、试卷难度结构
  本课程整体难度为中等,试卷难易结合。难易度的试题分数比例约为:容易或较容易
试题约为30%;中等难度或中等难度偏上的试题约为50%;有一定难度的试题约为20%。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教育考试方案》、《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教育考试方案》,并领会精神。仔细阅读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内容。
    2、结合考试大纲和自学辅导书,注意同步练习上的习题。
    3、注意考试题型和分数比例,做到有针对性复习。选择题要加强适应性训练;简答题、
论述题要抓住要点进行简述或论述,尤其注意相关概念应先作解释。

责任编辑:小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